“五款单车设计各有不同,扬子晚报记者对单车设计上从重量、科技感、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摩拜单车当之无愧是最‘重量级’,经测试重量大约在22.5公斤左右,ofo小黄车最为轻巧,重量仅为15.1公斤。不少市民觉得公共自行车看上去挺重,其实它的重量也仅有15.3公斤左右。重量排第二重的是町町单车,约为19.3公斤,小蓝车则约为16.75公斤。别看都是个头差不多的共享单车,重量却大不一样。”——这段文字摘自前段时间《扬子晚报》上对共享单车重量的比较和描写。潮起潮落,报道中的有些单车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目前路面上生存下来的共享单车,恰恰是那些分量不轻的。 一般的市民在享受着“随骑随停”的快乐和便利时,对于骑行的单车重量都不会太在意。但是想象一下,如果不是“骑”,而是“提”着这近20公斤走,会是怎样?再放大一下,如果每天有着成百上千辆共享单车你必须去提、去搬,那又是怎样的体验?“享受感”恐怕马上被“恐怖感”占据了吧? 而对于临空经济园区的液光队员们来说,每天“提”车累计超过1吨重却是常态。在上海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以及附近的两大商务区域,他们面对的是每天14万的过境人流和几乎占整个长宁区40%的共享单车洪流——将这个数字图像化,就是山一样的共享单车。 “如果不及时管理摆放好这些共享单车,不用几分钟,人行道就会挤得水泄不通,根本无法行走。”临空液光协管队李队长告诉记者。 密集但有序的奥秘 临空经济园区是长宁区虹桥地区重要的商务区域,区内拥有携程旅行等多家大型企业,非机动车管理的问题一度特别突出。而液光市容管理集团参与当地市容管理后,市容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非机动车管理成为亮点。 记者因此采访了协管队李队长。面对记者关于管理效果的询问,李队长表示可以带记者去实地观看,这让记者一下子感觉到,这位外表憨厚朴实的汉子,是个靠“干”不靠“说”的人物。果然,在上海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外,我们直观地看到了一切: 第一印象就是车真多!在沿着地铁站出入口的人行道外侧上全部摆放着非机动车,密密麻麻地形成一条长龙。记者试着步测,大约一步之内就有五六辆,仅在一个出入口外短短百米左右的街道一侧,估计至少停放有数百近千辆非机动车,其中大部分是共享单车。而这仅仅是一个出口,淞虹路站作为虹桥地区的交通枢纽,出入口一共有5个之多! 而站着仔细观察,我们却发现,车辆虽多却停放有序:只见所有的车辆都在停车线内,不但车头一致对着外侧摆放得整整齐齐,停放的车辆还按颜色基本做了区分摆放,显示出“有序的密集”,一眼就知道,这是有人在管理的。另外,我们围着所有出入口转了一圈,除了在每个出入口都发现至少一位液光固守队员外,还发现各出入口之间的管理还略有不同:在比较狭窄的马路边,比如福泉路5号出入口附近,地铁出口处就不设停车线,所有车辆都停放在一定距离外或路对面,道路空间全部用来保障行人通行;而站外有比较宽人行道的出入口就连续长距离划出停车区域,既容纳了大量车辆,又在管理下人行通畅。5个出入口的停车方案各不相同,看来是按照人流和道路状况进行过精密测算和设计的。 虽然因为大量车辆的存在,道路空间在视觉上还是显得逼厌,但是整个环境已经因管理而非常整洁和有序,尤其是行人通道没有任何被堵塞受影响的现象。记者问李队长,他们是如何做到这点的。李队长稍稍思考一下回答:“我们所采取的方案具体措施是比较多的,但是仔细归纳一下也就是2点,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和一条最‘笨’的对策。” 而经解释,所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个字——早:每天清晨,李队长都带领队员很早就按点位布控;所谓最笨的对策也是一个字——搬:发现有车违规停放时,搬。趋势要车满为患时,搬。 听着就手软的工作,他们干! 那所谓的早,早到什么程度?李队长介绍说,每天早上6点30分,液光队员就到岗就位了。“以地铁站为例,原先我们管理的是4个出入口,因为管理有效,今年人流最大、任务最重的2号口管理也纳入我们的服务范围了。”李队长说,“每天我们安排10名队员定岗固守,主要覆盖地铁、重要商务区域。”说到为什么这么早就上岗,李队长有一番经验之谈:“非机动车管理有一个特性,就是有人骑车来要停,如果看到当地已经有车辆停放,那么就会不假思索地停在旁边;反之,如果看到这个区域一辆车都没有,那么他至少会犹豫一下,自觉者甚至会四周观察一下哪里可以停。我们尽早上岗就是根据这个科学规律,最关键是不允许有第一辆不良示范的车在禁停区域出现,力争将违停现象掐灭在源头。对于后来车辆,队员们加强劝导,这样才事半功倍。” 至于搬,是要搬多少呢?记者纳闷。因为经过“首发命中”、“连续狙击”,“敌情”应该不重啊?针对记者想象中的“逍遥仗”,李队长耐心解释说,上下班高峰他们面对的人流是不可想象的:“光是携程这个园区办公楼里就有三四万白领,地铁、共享单车组合是主要交通手段。他们上班集中涌来、下班集中回家,上下班高峰时我们10名队员在人堆里根本是沧海一粟,前脚在劝一个,后脚一转身,别的车已经停好了!再加上有大量车即使停在了停车线内,因为着急,停得不规范,这些都需要我们队员动手清理。”李队长进一步说明,“我们队员干这个活儿要眼疾 手快,不然一会儿通道就堵上了。至于队员的搬移量,我没法细算,但每个队员高峰时间每小时起码得搬移、整理几十甚至上百辆车。” 除了就地整理的车辆以外,因为车太多而需要搬移离开饱和区域的车辆,更是协管队最重的每日必修课。据李队长介绍,临空地区的人流是“潮汐式”涌动,共享单车在办公楼宇与交通中心两处的密度就随着人流不断钟摆式起伏,尤其是地铁站作为中转枢纽,停车区域划设得再合理终究容量有限,交通高峰时没一会儿就饱和了。当地管理部门的招数是用大卡车将多余单车先集中拖走,然后在需要的时段和地点再投放,以免发生局部爆满局部车荒的情况。“每辆卡车可以运300辆左右单车,每天出车总要达到五六车或以上。”李队长说,“我们协管队的工作也只能根据人流‘潮汐’规律进行动态管理,早上6点30分到9点30分重心在地铁站;9点30分开始重心移到携程、建涛等商务区域;然后下午到晚上反向操作、周而复始。我们的队员就是这样跟着人浪走、追着单车搬。” “这个工作其实不简单。”李队长感叹道,“队员每天搬上搬下700多辆单车,这还不算就地整理的那些。开始还行,可后来你会感觉越来越重。平时什么手划伤啦、磕磕碰碰啦这些小事,多得简直就不值得说了。” 这样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跨度,甚至连从其他队调来支援的“老液光”也大呼吃不消。“临空队的员工流动性是很高的。这些年,从我这支队伍申请调离的甚至辞职的经常有。”李队长说,“全靠当初组队时那些老队员老伙计支撑。”据了解,当初跟着李队长来临空组队的第一批老队员有20来个,他们在这几年里始终作为队伍的核心,影响带动着其他队员,把协管队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创出了临空市容的新面貌。 一个有情有义的团队 临空液光市容协管队队员年龄在30-45岁左右,很多老队员跟着李队长已经4-5年。“他们都是这个年龄的人,每个人都有家庭,要养家。”李队长说,“虽然生存是一个方面,但是长时间的相处,我们对公司、队员之间都有一份情义在,这是非常重要的。” 正因为这样,临空队才能协同一致面对困难,队员之间相互体谅无间配合。“我们队有一些女队员,”李队长介绍道,“平时女队员一般做就地整理工作,重活由男队员承担;我们队除了非机动车管理的工作,还有其他市容管理任务,每隔十天半个月,各岗位进行轮换,大家轮流缓冲,也是公平吧,所以我们的队很团结,队员状态很好,除了能互相帮助,对外也做了不少好人好事。” 听着李队长表扬队员,记者不禁好奇,这样的工作量老队员一个都没走,这个队长对队员到底有多好?刚刚还在夸队员的李队长却对这个问题连连摆手,竟有些不好意思:“忘了忘了,还是看结果吧。” 是的,看结果。看着地铁站外整齐划一的车列,这真的是最简单、最笨的结果? 也许,有效的方法都不简单、成功的对策都不笨吧。
当前位置:首页 》 临空逐浪追车人, 甘为市容做愚公—— 长宁区临空经济园区液光市容协管队非机动车管理掠影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罗山路4088弄19号
电话:+86-21-522871213
E-mail:shyggm@163.com
邮编:201204
---- 临空逐浪追车人, 甘为市容做愚公—— 长宁区临空经济园区液光市容协管队非机动车管理掠影 ----